作为百年前著名的青年领袖、理论家,恽代英曾任教于多所学校,担任重要职务。在广州,恽代英不仅是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,同时还是国民党中央委员,“官阶”很高。但是,他淡泊名利,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,被传为美谈。


1921年,恽代英到四川泸州,任川南联合师范学校教务主任。学校给恽代英的月薪为100元,但是他自己只用4元,其他都用于资助亲友和学生。为了节约开支,恽代英十分节俭。当时,一封普通信件的邮费是三分钱,明信片减半,为了节约这一两分钱,恽代英喜欢用明信片寄信,在一张明信片上要写上400字。四川物产丰富,但恽代英舍不得花几分钱购买当地盛产的桔子、花生。然而对于资助学生、支持青年运动这样的事情,他却十分大方,一出手就是三百五百。
——1926年在广州时的恽代英
来到广州后,作为国民党中央委员,恽代英的月薪高达每月280元以上,黄埔军校还给他另外发薪。当时,一名普通士兵的月薪为10元左右,按此计算,月收入数百元的恽代英是罕见的高收入人士。然而,他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,不贪图物质享受。为了支持革命事业,他将大部分个人收入作为党费上交中共广东区委。

在黄埔军校,校长蒋介石认为恽代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每天派自己的副官给恽代英送来精心准备的罐头、巧克力等高级食品,但恽代英拒绝收下。后来,在学生们的劝说下,他决定收下食品,将其全部分发给生活困苦的学生。他还经常自掏腰包请学生到小饭馆聚餐,和学生打成一片
恽代英离开广州赴武汉分校任政治总教官时,他的行李简单至极。一个小柳条包,装着书;一个枕套,裹着衬衣和裤子。他一手提着柳条包,一手将枕套夹在腋下,登船而去。不认识他的人很难相信这个寒酸书生模样的人竟是一位“大官”。囊箧萧然,两袖清风,恽代英简朴的生活作风让人肃然起敬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